Search

大腦接收過多資訊,會產生不必要的焦慮。
#獵巫案765引起的恐慌

自...

  • Share this:

大腦接收過多資訊,會產生不必要的焦慮。
#獵巫案765引起的恐慌

自從案765(紐籍機師)曝光後,掀起偌大的輿論批評,「獵巫」效應也隨之展開,機師的緋聞八卦、私生活、臉書也紛紛被起底…大眾的情緒甚至從焦慮不安,激化為憤怒、謾罵、肉搜、攻擊。

案765就像一塊血腥生肉丟進食人魚池裡,一個案例含有兩性八卦、職場業界階級、可怕疫病、白人種族爭議…等豐富議題可被討論,自然會成為嗜血輿論的最熱話題,一時間資訊也不斷更新、爆炸開來,甚至也出現「洋腸」「ㄈㄈ尺」等揶揄…

然而,大眾又因此被掀起歧見、憤怒、焦慮的負面情緒,真的對疫情防範、對自身生活有助益嗎?

案765其中會擾亂我們的因素很多,但我們必須回歸到核心去想,這迸出的本土案例和衍生紛擾中,真正會影響我們自身的關鍵,是什麼呢?而我們能從這個案例,獲得什麼來幫助自己?

其實新冠肺炎疫情在世界各國之間,始終沒有消退過,如果你和粿一樣,習慣每天接收外電資訊、外媒新聞,應該不難發現,各國新增的病例,日日都是幾百幾千的增加,不治而死的例子也是天天有,

只不過因台灣嚴守疫情成效確實較好,且官方公告長達兩百多天「剛好都沒有」本土案例,所以這一次案765出現,看來更可怕罷了。

產製資訊,同時觀察輿論的同時,粿常有這樣的領悟:所有人都會相互影響,而個人之心足以影響整個社會。

面對疫情,或許我們應該時時告訴自己,疫情儼然已徹底改變我們的生活、造成常態性的變化👉與其被煽動、被引起內在波瀾,把防疫動作(固定噴酒精、洗手、隨身備口罩、減少前往人潮擁擠處)徹底落實,才真正能讓自己感到安心,

當疫情再有新進展時,我們都無須輕易被煽動,也無須因此過度恐慌。

#粿然有感
粿的IG追起來:https://instagram.com/healingquei


Tags:

About author
洽談合作請寄信至: [email protected]
ETtoday新聞雲編輯.心理議題社群經營(含線上線下活動).文學IP《孩子別哭》《母侵入夢》作者
View all posts